
5月30日,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宁波片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高质量建设发展,强化专家智库的支撑作用。
会上,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孝昶与校长汪浩瀚共同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研究基地”揭牌。这标志着集研究、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研究基地正式成立,更象征着宁波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掀开了崭新的发展篇章。据了解,该基地将致力于打造“五位一体” 高水平大宗商品专业智库平台,即前沿学术高地、创新实践平台、专业人才中心、交互信息枢纽及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数字供应链和人工智能研究枢纽。
我校科研处处长、该基地负责人王瑞表示,基地将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前沿理论与热点问题,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形成一系列创新性、实用性强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等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基地将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大宗商品相关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研究项目,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打造大宗商品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典范。
研讨会上,宁波市商务局局长励成杰和汪浩瀚为基地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提升” 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北京工商大学胡俞越教授以《打通产业链、构筑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大宗商品市场升级版》为题,剖析市场升级关键路径;中物联大宗商品流通分会副会长周旭分享《全球大宗商品贸易格局变化与国际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典型经验》,提供国际视角参考;中信集团资源能源研究院刘美燕院长阐述《大宗商品枢纽资源配置作用解析》,揭示枢纽建设核心机制;扑克财经总裁林辉以《成为世界一流——中国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成长之路》为题,展望企业全球化发展蓝图。专家报告高屋建瓴,为宁波大宗商品贸易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刻洞察与战略指引。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展示了大宗商品资源配置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前沿趋势。进一步聚焦了我校国际商务硕士点培育特色方向,对大宗商品流通人才陪养和学科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我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李书彦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深化与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大宗商品领域创新发展,为宁波建设全国大宗枢纽贡献力量。
(撰稿: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张翀;摄影:宣传部 王伟;审核: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李书彦、科研处(地方合作处) 王瑞)